相較而言,平妻雖名義上也是妻子,但實際的地位卻遠不如正妻,更像是一種陪襯。
而偏妻往往由正妻的陪嫁丫鬟或族中女子出任,其職責是輔佐正妻、鞏固正妻在家中的統治地位。
至於"四妾",則分別指代貴妾、良妾、賤妾和平妾。
貴妾多是正妻的心腹,或是出身高貴的女子,如族中閨秀。
良妾是自願委身他人的女子,雖身份不如貴妾,但由於品行端方,一般也能得到較好的對待。
賤妾的來歷則較為複雜,或是風塵女子被富貴人家贖買,或是罪女、女俘充作小妾。
至於平妾,可以說是地位最低的一類,如同普通的婢女一般,受人唯命是從。
表面的多妻實質為一妻?古代的婚姻真相
儘管三妻四妾的說法甚為流行,現實生活中卻未必真的普遍存在。
事實上,中國古代推行的主要是一夫一妻多妾制。
所謂"一妻",特指唯一受禮法認可、名正言順的正妻。
至於這一模式的確立,實與周朝開始推行的嫡長子繼承制有莫大關聯。
皇權統治者深知,唯有獨尊嫡庶、避免兄弟鬩牆,才能維繫政權的穩固。
基於鞏固一妻制的考量,後世統治者還頒布了一系列律法措施。
在秦朝及以前,重婚乃是死罪;到了唐代,犯此罪者將被打入大牢。
即便是備受默許的納妾之舉,也受到諸多限制。
官員的妾侍名額要看品級高低,尋常百姓若非妻子不育,根本不可置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