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場跳水世界盃總決賽的巔峰對決,不僅是技術和分數的較量,更暴露了競技體育最殘酷的真相——發育期長高7厘米、增重20斤的全紅嬋,像突然穿上一雙不合腳的舞鞋,連最拿手的動作都頻頻失誤。
而18歲的陳芋汐,已經熬過身體變化的「魔鬼期」,用教科書般的穩定表現碾壓全場。 這對「神仙姐妹」的廝殺背後,藏著所有運動員的成長痛:天才少女的光環,終究敵不過青春期的體重秤。
2025年5月3日的蒙特婁跳水館,全紅嬋盯著計分屏上的「409.80」,眼淚啪嗒掉在泳衣上。
21.45分的差距,意味著她輸掉了與陳芋汐的第9次正面交鋒。
觀眾席上有人喊「嬋寶別哭」,但只有她自己知道,這次連哭的力氣都快耗盡了。
這場比賽的規則堪稱「變態」——兩小時內連闖預賽、半決賽、決賽三關,總共要跳10次。
全紅嬋的噩夢從半決賽就開始了:她的招牌動作207C(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)只拿到57.75分,比陳芋汐足足少了31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