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愛吃豆製品
日本人的餐桌上幾乎少不了豆製品,像味噌和納豆等,據統計日本人每天大豆消耗量約為28克左右,在全球範圍內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了。大豆製品中的大豆異黃酮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,尤其是防治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方面,大豆中的植物蛋白還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,降低血脂水平。
另外大豆中還含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,如納豆激酶、維生素K2、活納豆菌,在改善心血管、抗癌方面外,還有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的作用。
圖片來源:微信公眾號公共圖片庫
2、少吃紅肉
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於康教授曾介紹,紅肉攝入越多出現惡性疾病的風險越高。在這一點上日本人相對中國做的更好,他們的紅肉攝入量更低,所以結腸癌、乳腺癌發病比例是低於中國的。
3、有便當文化
日本人有便當文化,很多家庭都會習慣做好一日三餐的便當,帶飯出門。這樣的飲食文化也降低了吃外賣的頻率,美國有數據顯示,外賣吃得頻繁會顯著增加49%全因死亡率,還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也會分別增加18%和67%。相比於外賣,自己做的便當更注重營養,食材健康更有保障,吃的也會更豐富又健康。
4、少油少鹽少調料
日本料理偏少油、少鹽和少調味品,注重食材本身的風味,儘可能的保持食物的營養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