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侶確診精神疾病後,一對年輕情侶的選擇

2025-05-21     卞德江     反饋
1/7
*本文為「三聯生活周刊」原創內容 邊緣型人格障礙(簡稱BPD)是一種複雜且嚴重的心理疾病,患者身上往往存在著易衝動、情緒化,受壓力刺激時容易情緒失調的特徵,並且伴隨著自殘、自殺傾向。著名美國心理學家Marsha Linehan形容BPD患者「就像一個身上90%面積被重度燒傷的人,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保護,輕輕觸碰就會引發極大痛苦。」 如今,相較於抑鬱症和躁鬱症,公眾對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認知還稍顯匱乏。社交媒體上常將其簡化為「性格極端」,醫學界至今對BPD的診斷標準也存在爭議,患者本人和身邊的親友、伴侶,更是時常深陷於「到底是生病還是性格缺陷」的困惑之中。 27歲的小米和路遠是一對相戀八年的年輕情侶,從大學校園到職場,他們原本經歷著最普通的戀愛日常,直到2023年夏天,路遠被診斷為「疑似邊緣型人格障礙」。這之後將近兩年的時間裡,作為彼此最親近的伴侶,他們共同經歷了對精神類疾病從0到1的摸索和認知,逐漸形成了兩人之間獨特的應對機制。一次次不可控的發病衝擊著他們的生活和親密關係,也讓他們形成了更加緊密和親厚的共同體。

客觀來說,小米和路遠是幸運的:路遠的病情不算嚴重,有自殘行為,但幾乎沒有過自殺傾向,在治療上也具備較強的主觀能動性;小米則是一個自我意志非常堅定的女孩,情緒能量充沛。他們在應對精神類疾病時的困惑與成長,以及在這段戀愛中獨特的生命體驗,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精神類疾病,以及親密關係的意義。

以下是他們的口述:

口述|小米 路遠 作者|劉姝穎 編輯|王海燕

1. 「原來這是生病了」

小米:

我和路遠從2017年開始戀愛,到現在已經八年了。我的性格比較風風火火,他是個很溫柔、做事穩妥的男生。剛在一起時他身上會一直帶著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,能拆快遞、撬東西、開瓶蓋,以備不時之需。我夏天很招蚊子咬,他走到哪都會帶著花露水,時不時往我身上噴。

《憂鬱症》劇照

八年里,我們的關係大部分時候都很穩定和融洽。我倆都是成都人,他在徐州念書,大學期間,我們一直是異地狀態。畢業後他回到成都找工作,順理成章和我住到了一起。同居之後,我逐漸發現,路遠的脾氣並不完全只有「溫和」。

簡單來說,他情緒崩潰的臨界值和觸發點跟普通人很不一樣。一般人生氣,是從不舒服到生氣,再到憤怒,最後失控,有一個累積過程,但路遠沒有,他會在某一個我完全無法察覺的點上直接情緒爆發,並且伴隨著較為嚴重的自我傷害行為,比如咬傷自己,或是破壞家具、用拳頭猛力錘牆。印象中有一次,我趕著要出門面試,囑咐他「把桌子擦了」,語氣稍微急了些,他就突然站起來用拳頭錘牆,把手錘到骨折。

發現路遠這一面,我第一反應是感到錯愕和割裂。但我回溯起之前的相處細節時,發現他的問題早有端倪。大學裡有一年,我們遇到一個大叔在電梯里抽煙,路遠禮貌地讓對方把煙滅掉,對方沒有理會。我不覺得是什麼大事,但出了電梯,路遠突然一拳砸向電梯門,也把手砸到骨折。我後來開玩笑,說他這個病「比較費手」。

雖然有過種種徵兆,但一開始,我沒太重視。我們會因為他發脾氣而吵架,我會跟朋友吐槽「他今天又'發瘋'了」。在我看來,這些爭吵並不涉及原則性問題。我能感受到,他的種種反常舉動,比如錘牆、咬自己,都是源於內心痛苦而進行的自我傷害,這和家暴那種向外宣洩脾氣的舉動有明顯不同。

我只確認了兩件事:一,他發脾氣和我沒有關係,那是他的性格問題,我對他很好,我不需要內耗;二,就算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也不是在故意傷害我,他的品格沒有問題,並且他在努力地改善這個情況。這兩件事對我來說是很堅實的心理基礎,有了這個基礎,我們的感情才沒有出問題。
1/7
下一頁
溫澤峰 • 1M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48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6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6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8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9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尚娥媛 • 3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