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的五月天,本該是跳水界最熱鬧的時刻。全國跳水冠軍賽不僅是世錦賽選拔賽,更是全運會的入場券爭奪戰。幾乎所有國家隊主力都摩拳擦掌,準備在這個舞台上展示自己。然而,就在開賽前三天,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公布的參賽名單卻讓人大跌眼鏡,全紅嬋的名字不見了。
這位兩屆奧運冠軍,這位能讓水花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天才少女,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從名單中蒸發了。消息一出,武漢體育中心的售票處立刻炸開了鍋。"買了票就是為了看全妹和陳芋汐的較量,現在還看個啥?"一位從外地趕來的球迷無奈地搖搖頭,準備退票。
官方的回應相當模糊:"全紅嬋因舊傷復發,參加不了這次比賽。"僅僅十幾個字,卻讓無數粉絲的心懸了起來。什麼舊傷?嚴重到什麼程度?何時能康復?這些關鍵問題,官方都選擇了三緘其口。
原本最具看點的女子10米台突然失去了最大的變數。陳芋汐的奪冠之路少了最強的攔路虎,這場本該是"神仙打架"的比賽,現在變成了一邊倒的表演。觀眾們紛紛感嘆,沒有全紅嬋的比賽,就像少了鹽的菜,索然無味。
但這次突然的退賽,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天才少女背後的故事。她那些看似輕鬆完美的跳水動作,究竟付出了怎樣的代價?
隱藏在微笑後的疼痛
全紅嬋的傷病並非一日之寒。如果把她的身體比作一台精密的跳水機器,那麼這台機器已經超負荷運轉了太久。
膝蓋,是她傷病清單上的頭號"釘子戶"。長期的高強度訓練讓她的雙側半月板出現了二級損傷,軟骨磨損得就像被砂紙打磨過的桌面。每一次起跳,每一次落水,都是對這雙膝蓋的又一次考驗。有時候,她不得不泡在冰桶里敷膝蓋,那種鑽心的冷,比訓練的疼痛還要讓人難以忍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