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全紅嬋,也許應該感到慶幸,自己還有選擇的機會

2025-07-02     董寬楓     反饋
1/4
說起全紅嬋,大家應該都挺熟悉的。這位來自廣東湛江的姑娘,近幾年可是風頭無兩,連家裡蓋房子被水淹的事兒都能上熱搜。可惜的是,最近因為身體狀況,全紅嬋不得不暫別國家隊,選擇回老家好好休養。不過,比起遺憾,她或許更該感激自己還有選擇的餘地,那這是為什麼呢?

先說第一點——發育難題。步入2025年後,由於身體發育的原因,全紅嬋在幾場公開賽中都沒能奪冠,招致不少質疑。更讓人心疼的是,多年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帶來了傷病,她不得不暫時離開國家隊,回家調養。很多人感到惋惜的同時,也為她的未來憂慮。畢竟,全紅嬋才18歲,按理說人生才剛起步。但對跳水運動員來說,18歲卻已接近黃金期尾聲。因為大多數跳水高手都是18歲以前成名的。比如伏明霞14歲便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奪冠;陳若琳16歲時,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摘得女單和女雙兩金;任茜15歲成為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首位「00後」冠軍。還有張家齊、趙沁沁這些跳水天才,也都是18歲前就名聲大噪。然而,以上這些天才大多因為身體發育的限制未能持續輝煌。中國跳水隊的周繼紅教練對此感嘆,很多優秀苗子因為體重和發育問題早早告別賽場,實在讓人惋惜。遺憾的是,全紅嬋正面臨同樣的困境。數據顯示,2024年巴黎奧運會前她身高1.55米,而今年5月已長到1.62米,短短几個月增高7厘米。對比2021年東京奧運會時,她身高增加了整整17厘米。與此同時,體重也上漲了7公斤。對普通人來說這不算啥,但對跳水選手來說,卻是致命挑戰。每增加1公斤體重,入水衝擊力將增加30%,同時轉動慣量也更大。脂肪堆積會削弱核心力量,影響空中姿態和動作精準。身高增長也會改變轉速和平衡感,需要重新調整技術。體重和重心變化還可能導致動作走樣,必須重新刻肌肉記憶。所以,全紅嬋能否克服發育帶來的難關,重返巔峰,著實令人懷疑。
1/4
下一頁
董寬楓 • 40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3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32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8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11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5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13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9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10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10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12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23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7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6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5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5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18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9K次觀看